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新闻
分享到:

辛巴地板:救护车差点成“要命”车,道德何在?

发布时间:2013.06.13

    大家都知道拨打120就是寻找生命线,救护车就是救命车,但今年4月份发生的一件事件揭露了救护车的丑闻。近期中央电视台《焦点访谈》一期主题栏目吸引了我们的目光,事件大致是这样:温州的王先生因为饮酒过度被送进医院急救,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,病人有了明显好转,为了更好的接受治疗,家人决定把王先生转到杭州某医院康复治疗,5月30号,王先生家人拨打了温州120急救电话,到6月3号准备好转院,当王先生被抬上所谓的120急救车,带上呼吸机时事情发生了,王先生肺部大出血,情况恶化。后来家人报警才知道,这所谓的急救车压根不是正规的120急救中心的车,而是冒牌的,车上所谓的急救设备也无法达到正常的急救水平和要求。经查此辆冒牌急救车所属某骨伤医院,是接送非生命危险病人的车,并不能承担急救功能。问题就来了,那病人家属拨打的是正规的120,为什么来的是冒牌的急救车?经过多方调查发现,原来是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与外面冒牌急救车司机串通赚外快导致的,每次成功接送病人后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就能得到20%的提成。相关规定有说明,正规120在3公里以内是收费10元,3公里以外收费是2元/公里,而冒牌救护车收费10元/公里,另外有4000元的急救费用,利润还是很丰厚,但是此种行为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性质呢?
    如果没有出现此类严重的伤害生命危险的事件,也许冒牌救护车还能继续每天接单,每月有丰厚的外快拿,自曝光以来,我们该做的是什么?首先是反思,为什么会有如此事件发生?食品安全、禽流感等社会事件已经让老百姓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些许恐惧,吃的小心翼翼,玩的胆战心惊,而作为急救中心,是承担着个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机构,也会出现假冒,这让老百姓该用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个社会,面对自己的生活?120急救中心的管理是何种程序进行?为何工作人员能另外开辟路径来赚钱而急救中心毫无知晓?渎职懈怠之责就该由老百姓来买单吗?急救中心是如何培训业务素质,如何教育员工救死扶伤的?其次是改进监督,出现问题一味的责骂也是不行,既然出现问题,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,作为媒体,社会公众,责任部门以及120急救中心内部都应该行使起监督监管责任,让老百姓能在生命紧要关头有保障,在杜绝一切假冒救护车的情况下要多给予员工思想素质教育,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。
    作为一个企业,应该是以人为本,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创收利润,良知,道德都被无形的摆在了各道生产销售环节,也应该不间断的要求员工能进行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培训和实践操作,企业如此,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为何就出现如此的漏洞呢?这真的值得我们反思一下,这个社会怎么了,这些人怎么了?